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

管理層動蕩 Under Armour被疑無力翻盤

2017年即將結束,希望擺脫過去一年低迷,重振盛時雄風的美國體育用品集團安德瑪UA籃球鞋價錢和Under Armour Inc.(後簡稱Under Armour)最終還是沒能實現自己年初時的預想,而是在“失去”的路上越走越遠。
自今年10月以來,Under Armour 籃球鞋和Under Armour已經有幾位公司高管相繼離職。而在過去幾周連續失去多名高管後,12月4日他們又公佈瞭兩項重要任命。David Bergman 將正式出任首席財務官,此前他是企業財務高級副總裁,自前首席財務官Chip Molloy 今年2月辭職以來一直擔任代理CFO。另外,首席數字官Michael Lee 和Albert Lee 兄弟將於1月8日離任,目前擔任首席科技官的Paul Fipps 會兼顧互聯健身和數字業務的發展,並由新雇用的數字產品高級副總裁Michael La Guardia協助。
負面纏身 三季報利潤暴跌58%
據Under Armour的最新聲明顯示,集團主管鞋類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彼得·魯佩(Peter Ruppe)已經決定離職,他的職位將由現任全球籃球部門副總裁瑞恩·德魯(Ryan Drew)暫時接管。在魯佩之前,已經有包括集團聯合創始人基普·福爾克斯(Kip Fulks)、首席營銷官安德魯·唐金(Andrew Donkin)、女性及青少年業務主管帕梅拉·卡特萊特(Pamela Catlett)以及運動時尚總裁本·普萊斯(Ben Pruess)相繼離開瞭集團管理團隊。
管理層如此頻繁的進出,實屬業內罕見,也令市場對於Under Armour的信心不斷走低。
11月初公佈的Under Armour的三季報顯示,截至9月30日底的三個月,該品牌銷售額同比下跌4.5%至14.1億美元,不及華爾街預期的14.9億美元,創造瞭Under Armour在2005年上市以來的營收最大跌幅。與此同時,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.28億美元下降至5400萬美元,跌幅達到58%。
該公司預計,2017全年營收增幅為個位數,相比二季報時9%-11%的預計增長大幅下降。公司調低預期的原因是北美批發渠道,特別是體育用品專賣店渠道的需求下降,以及籃球品類前景不明朗。
財報公佈當天,Under Armour公司的股價暴跌近20%,不過這對於Under Armour而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瞭。本年度,Under Armour的股價已經累計下滑44%,如果從最高點開始算,公司股價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裡已經急墜75%。
而且,更糟糕的一點是,因為過去的業績實在不好看,令美股市場目前對Under Armour的信心已經全無,“沒有人知道這種下滑趨勢何時到底”,一位在微博上非常活躍的美股專傢發佈瞭如此評斷。
設計缺失 正在被年輕客戶拋棄
自創立以來,Under Armour主要是靠“運動健身”品牌的硬招牌來贏得市場。
1996年,創始人兼CEO Kevin Plank創立該品牌,主打制造出能快速排汗、讓運動員在劇烈運動中保持身體清爽和輕盈的高性能緊身運動服。此後,憑借產品的專業性和高科技形象,Under Armour在眾多體育品牌中脫穎而出,受到職業運動員的喜愛。當時,緊身衣市場的競爭環境相對寬松,體育用品行業的巨頭耐吉、愛迪達並未重視這一市場,沒有相關的專業產品。令Under Armour緊身衣一推出,便在高性能緊身衣市場以70%的占有率遠遠地將運動品牌巨頭們甩在身後。
Under Armour強調自己是一傢科技公司,憑借著在性能與科技感上的較好口碑,令它曾經一度成為深受健身達人們追捧的優選品牌。然而,任何產品都有一定的熱度周期,在“健身熱”的風潮過後,Under Armour所強調的所謂“專業化”路線漸漸越走越窄。
首先遭到消費者們“嫌棄”的是Under Armour缺乏時尚感的“緊身壓縮衣”外觀。JY(化名)是一位健身教練,他曾是Under Armour的忠實粉絲,但這兩年在顧客的影響下,他漸漸放棄購買Under Armour的鞋子與衣服。
“主要問題是這個牌子不夠潮,我們這個職業,要求在著裝上緊跟運動時尚的趨勢,給予客戶們一些著裝建議。Under Armour雖然一直強調高性能,但在外觀上卻時常被年輕的顧客群體嫌棄。”
就連一手創建瞭這個品牌的前CEO Kevin Plank也承認,Under Armour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還欠缺時尚度。
9月,富國銀行發佈的一份年輕男性消費者的研究報告則幾乎坐實,Under Armour“正在被年輕人嫌棄”的這一說法。該報告數據顯示,Under Armour在運動品牌中的消費者好感度排名墊底。在這個針對500多名年輕消費者的調查中,受訪者可以多項勾選自己喜歡的品牌,結果顯示隻有27%受訪者將Under Armour排在較前列,而Under Armour庫裡系列籃球鞋受歡迎程度更低,隻有19%。相比之下,Adidas受歡迎率為70%,Nike為81%。在關於品牌購買興趣的調查中,Under Armour更加不被看好。有大約33%的受訪者表示,他們不太可能會購買該品牌的鞋瞭,隻有17%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買。
報告認為,這個曾因“年輕化”、“科技感”在年輕群體中掀起專業運動潮流的品牌,正在失去原本的受眾。而年輕人覺得它不夠酷,不夠有吸引力,主要與其產品不夠多元創新、設計不夠時尚有關。
專傢:走“小眾品牌”路線需重新思考定位
服裝行業資深觀察人士、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指出,Under Armour目前遭遇窘境的根本原因,還是出在產品問題上。
“走小眾化的運動時尚品牌,首先必須具備運動功能的深度,有瞭運動的專業結合新科技、新面料、新流行才是正道,否則就是不倫不類。”在他看來,Under Armour在火爆一時後,沒能留住消費者,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沒有深耕“運動品牌”這塊硬招牌,沒能夠創造“復購率”,使得這個品牌火爆一時後,迅速走向隕落。
相比之下,幾大時尚鞋服品牌卻借助著幾款創新的產品與出色的營銷,獲得瞭業績與口碑雙增長。過去兩年,鞋服市場的兩匹“話題黑馬”非Adidas與Puma莫屬,Adidas與說唱歌手Kayne West合作瞭Yeezy Boost,從開始一直火到現在,Kayne West和妻子金·卡戴珊這對娛樂圈“話題制造機”可謂功不可沒;無獨有偶,另一邊Puma與Rihanna的合作也是一樣的套路,Rihanna成為Puma的創意總監之後,不管是“毛毛鞋”,還是“澡堂拖鞋”,Rihanna都憑借著自己超強的時尚感“Hold”住瞭,她穿著自己設計的鞋出入時裝周,各種街拍,成功讓Puma從運動品牌變身為運動時尚潮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